您的位置:首页 > 数码常识数码常识
ThinkPad游戏本(ThinkPadneo14评测)
2025-05-11人已围观
ThinkPad游戏本(ThinkPadneo14评测)
neo 14 是 ThinkPad 全新推出的一个系列,有人说它的设计比现在的 T 系列更像 T,事实上看上去也确实如此。回归的立式转轴,在 Think 14 寸机型上少见的高性能标压处理器,还有 RTX 2050 可选,定位也更加全能。作为 Think 全新系列,neo 14 的实际表现会如何,这是 MDT 对它的完整评测。
ThinkPad游戏本
*/全文基于 ThinkPad neo 14:i7-12700H,16G LPDDR5 内存+512GB 固态, 2240*1400 分辨率屏幕,目前售价¥7999 人民币。
优点:
ThinkPad 14 寸机型上少见的高性能释放机身
经典的 ThinkPad 设计元素
噪音和散热控制的不错
虽然电池仅有 57Wh,但它的续航表现并不差
不足:
接口数量能再多些更好
板载双通道内存性能不错,但受限于LPDDR5只能集成,不支持扩展
散热及噪音表现:
依照惯例,我们会通过多维度测试 ThinkPad neo 14 的散热稳定性及噪音,首先是 40 次的 R15 连续测试,来看 neo 14 搭载的这颗 i7-12700H 的长期负载功耗表现,通过连续跑分分析可以直观看出它的性能变化: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neo 14 的曲线状态很有意思,首次峰值 2271 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但从 7 次以后就呈现从 2000cb 到 2230cb 规律的波浪状态,能看感受到它在极力往上努的样子。我们也对比了上一代 90W 功耗的 11800H 游戏本,粗看的话两者性能表现已经几乎不相上下。
在连续跑分的测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 CPU 的功耗、温度和频率的变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neo 14 随着 CPU 温度的变化导致性能上下规律波动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它的平均功耗依旧可以稳定在 55W 附近,比官宣的 50W 要更高。此时 CPU 温度约在 89°C 附近,频率 2.5Ghz。
为了更准确的衡量笔记本的散热性能,我们还会测试它的机身出风口温度,我们认为出风口温度和内部温度越接近,就说笔记本的散热效率就越高,这个效率可以用 K 来衡量。
最终我们算出 ThinkPad neo 14 的 K 值为 1.51(轻薄本 0.5,游戏本 1.5),基本已经与游戏本相当,这说明 neo 14 的风扇效率很高,能够快速的将热量导出到机外。
neo 14 长时负载功耗超出限定的 50W,我们不免有些担键盘的温度会不会过高。但,从我们记录的长时烤机键盘极限温度来看,完全可以打消疑虑。可以看到键盘平均温平只到 35°C 附近,点 1/2 掌托位置在 28°C,点 3/4 双手位置最高也只有 41°C,整体手感属于温热。键盘最高温位在 46.6°C 左右,但处于功能键区域,并不会太影响正常打字。所以综合来看,ThinkPad neo 14 在超出标定的 50W 功耗的情况下,依旧有着不错的散热表现。
我们也记录了它的噪音变化,双风扇满载时达到 41.9dBA。这个数值相比 ThinkPad 以往机型要开放一些,但横比同规格其它机型 neo 14 依旧有着明显的优势,基本会低个 4-5dBA 左右。另一方面就是频谱曲线,neo 14 也是更加平缓顺滑,高频异响等基本不会出现在 Think 身上。
理论性能及生产力:
这次 ThinkPad neo 14 可选的硬件规格共四款,i5-12500H/i7-12700H 均有 RTX 2050 独显可选。我手中这台是 i7-12700H 核显版,它的 R23 表现如下:
单核成绩达到 1778 pst,多核 14874 pst,两者发挥的都还不错,同时我们也简单跑了个 3DMARK 数据作为 intel 核显性能参考:
Time Spy:1959
Night Raid:18907
虽然我手中这台没有独显,但从 12 代 Xe 显卡的成绩反馈来看,相比上一代还是有不小的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一些类似 lol 的 Moba 类型网游需求。当然,作为商务本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
PCMARK 10 基准测试:5757 分
PCMARK 10 应用程序测试:13509 分
neo 14 的整体 office 应用程序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程序瞬时加载,Excel 运算等响应速度都很快。如果对比同规格独显版来看,对于 Office 应用程序是否有独显成绩几乎不会有任何影响,相比独显主要区别在于 PCMARK 10 基准测试的数位创作,有独显表现会更好一些。
而在需要更高负载的 PS 和 LR 图片处理测试中,neo 14 也有着 7283 分的表现,已经赶上了更高功耗的游戏本水平,也远胜于上一代同功耗 11800H,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修图需求。唯一表现稍差一些的是视频处理,只达到 2789 的成绩,这时候独显版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测试,分别对应 LOL FHD/QHD 分辨率下特效全开,可以看到 neo 在 FHD 下能做到平均 112FPS,QHD 也能达到 97FPS 左右,属于可以流畅运行级别,在工作之余也能满足一般的娱乐需求。
快充和续航:
最后是续航和快充表现,作为商务本这也是重点测试项目。在拆机部分我们看到 neo 14 的电池为 57Wh,我们连接 WiFi,将屏幕亮度调整为 115 尼特最接近真实使用状态的情景,PCMARK 测试续航表现如下:
实测现代办公续航为 9 小时,应用程序续航多了 20 分钟左右,这个表现基本可以满足一天不插电的使用需求。它的每小时平均功耗大概为 6.3W,Think 优化调教的还是很不错的。
而在快充方面,neo 14 前 40 分钟充电功率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充至 70% 以后开始缓慢降低直到充满。30 分钟可以充到 52%,50 分钟充到 80%,直到充满需要 100 分钟左右。虽然充满的时间比较长,但简单换算充 30 分钟大概可以维持 4 个半小时左右续航,足以满足一般的应急需求。
总结:
综合体验下来,可以说 neo 14 是 Think 放下包袱的一次勇敢尝试,Think 以往该有的都有,比如优秀的做工、优秀的键盘手感、还保留了军标对照测试、防泼溅键盘,还有 think 粉丝喜欢的小红点、立式转轴这些,它的设计相比以往看上去也要更加年轻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它的性能释放相比传统 think 要激进许多,加上 RTX 2050 也会让它更加的全能,同时并没有带来多少温度或者噪音上的牺牲,且整机没有什么大硬伤,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96696
neo 14 是 ThinkPad 全新推出的一个系列,有人说它的设计比现在的 T 系列更像 T,事实上看上去也确实如此。回归的立式转轴,在 Think 14 寸机型上少见的高性能标压处理器,还有 RTX 2050 可选,定位也更加全能。作为 Think 全新系列,neo 14 的实际表现会如何,这是 MDT 对它的完整评测。
ThinkPad游戏本
*/全文基于 ThinkPad neo 14:i7-12700H,16G LPDDR5 内存+512GB 固态, 2240*1400 分辨率屏幕,目前售价¥7999 人民币。
优点:
ThinkPad 14 寸机型上少见的高性能释放机身
经典的 ThinkPad 设计元素
噪音和散热控制的不错
虽然电池仅有 57Wh,但它的续航表现并不差
不足:
接口数量能再多些更好
板载双通道内存性能不错,但受限于LPDDR5只能集成,不支持扩展
散热及噪音表现:
依照惯例,我们会通过多维度测试 ThinkPad neo 14 的散热稳定性及噪音,首先是 40 次的 R15 连续测试,来看 neo 14 搭载的这颗 i7-12700H 的长期负载功耗表现,通过连续跑分分析可以直观看出它的性能变化: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neo 14 的曲线状态很有意思,首次峰值 2271 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但从 7 次以后就呈现从 2000cb 到 2230cb 规律的波浪状态,能看感受到它在极力往上努的样子。我们也对比了上一代 90W 功耗的 11800H 游戏本,粗看的话两者性能表现已经几乎不相上下。
在连续跑分的测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 CPU 的功耗、温度和频率的变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neo 14 随着 CPU 温度的变化导致性能上下规律波动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它的平均功耗依旧可以稳定在 55W 附近,比官宣的 50W 要更高。此时 CPU 温度约在 89°C 附近,频率 2.5Ghz。
为了更准确的衡量笔记本的散热性能,我们还会测试它的机身出风口温度,我们认为出风口温度和内部温度越接近,就说笔记本的散热效率就越高,这个效率可以用 K 来衡量。
最终我们算出 ThinkPad neo 14 的 K 值为 1.51(轻薄本 0.5,游戏本 1.5),基本已经与游戏本相当,这说明 neo 14 的风扇效率很高,能够快速的将热量导出到机外。
neo 14 长时负载功耗超出限定的 50W,我们不免有些担键盘的温度会不会过高。但,从我们记录的长时烤机键盘极限温度来看,完全可以打消疑虑。可以看到键盘平均温平只到 35°C 附近,点 1/2 掌托位置在 28°C,点 3/4 双手位置最高也只有 41°C,整体手感属于温热。键盘最高温位在 46.6°C 左右,但处于功能键区域,并不会太影响正常打字。所以综合来看,ThinkPad neo 14 在超出标定的 50W 功耗的情况下,依旧有着不错的散热表现。
我们也记录了它的噪音变化,双风扇满载时达到 41.9dBA。这个数值相比 ThinkPad 以往机型要开放一些,但横比同规格其它机型 neo 14 依旧有着明显的优势,基本会低个 4-5dBA 左右。另一方面就是频谱曲线,neo 14 也是更加平缓顺滑,高频异响等基本不会出现在 Think 身上。
理论性能及生产力:
这次 ThinkPad neo 14 可选的硬件规格共四款,i5-12500H/i7-12700H 均有 RTX 2050 独显可选。我手中这台是 i7-12700H 核显版,它的 R23 表现如下:
单核成绩达到 1778 pst,多核 14874 pst,两者发挥的都还不错,同时我们也简单跑了个 3DMARK 数据作为 intel 核显性能参考:
Time Spy:1959
Night Raid:18907
虽然我手中这台没有独显,但从 12 代 Xe 显卡的成绩反馈来看,相比上一代还是有不小的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一些类似 lol 的 Moba 类型网游需求。当然,作为商务本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
PCMARK 10 基准测试:5757 分
PCMARK 10 应用程序测试:13509 分
neo 14 的整体 office 应用程序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程序瞬时加载,Excel 运算等响应速度都很快。如果对比同规格独显版来看,对于 Office 应用程序是否有独显成绩几乎不会有任何影响,相比独显主要区别在于 PCMARK 10 基准测试的数位创作,有独显表现会更好一些。
而在需要更高负载的 PS 和 LR 图片处理测试中,neo 14 也有着 7283 分的表现,已经赶上了更高功耗的游戏本水平,也远胜于上一代同功耗 11800H,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修图需求。唯一表现稍差一些的是视频处理,只达到 2789 的成绩,这时候独显版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测试,分别对应 LOL FHD/QHD 分辨率下特效全开,可以看到 neo 在 FHD 下能做到平均 112FPS,QHD 也能达到 97FPS 左右,属于可以流畅运行级别,在工作之余也能满足一般的娱乐需求。
快充和续航:
最后是续航和快充表现,作为商务本这也是重点测试项目。在拆机部分我们看到 neo 14 的电池为 57Wh,我们连接 WiFi,将屏幕亮度调整为 115 尼特最接近真实使用状态的情景,PCMARK 测试续航表现如下:
实测现代办公续航为 9 小时,应用程序续航多了 20 分钟左右,这个表现基本可以满足一天不插电的使用需求。它的每小时平均功耗大概为 6.3W,Think 优化调教的还是很不错的。
而在快充方面,neo 14 前 40 分钟充电功率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充至 70% 以后开始缓慢降低直到充满。30 分钟可以充到 52%,50 分钟充到 80%,直到充满需要 100 分钟左右。虽然充满的时间比较长,但简单换算充 30 分钟大概可以维持 4 个半小时左右续航,足以满足一般的应急需求。
总结:
综合体验下来,可以说 neo 14 是 Think 放下包袱的一次勇敢尝试,Think 以往该有的都有,比如优秀的做工、优秀的键盘手感、还保留了军标对照测试、防泼溅键盘,还有 think 粉丝喜欢的小红点、立式转轴这些,它的设计相比以往看上去也要更加年轻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它的性能释放相比传统 think 要激进许多,加上 RTX 2050 也会让它更加的全能,同时并没有带来多少温度或者噪音上的牺牲,且整机没有什么大硬伤,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96696
很赞哦! ()
上一篇:胖ap和瘦ap的区别是什么(胖AP与瘦AP的不同之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