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码常识数码常识

华为freebuds4防水吗(华为FreeBuds4无线耳机体验)

2025-05-11人已围观

华为freebuds4防水吗(华为FreeBuds4无线耳机体验)
  最近耳机市场迎来了一次新品爆发潮,华为、小米、vivo、OPPO 等厂商都集中在这个月更新了自家的真无线耳机产品线。

  华为freebuds4防水吗

  而在热闹的真无线耳机新品浪潮下,有一条「不起眼」的新闻几乎被淹没:传统耳机大厂森海塞尔宣布,其消费者业务部门被瑞士助听器厂商索诺瓦完全收购,最终达成价格约为 2 亿欧元,并计划于 2021 年底完成业务转移。

  如果把时间往回拨几年,应该没有人相信顶级声学大厂之一的森海塞尔会被不起眼的蓝牙耳机击倒。

  当人们还在争论着火电与水电孰优孰劣时,一场无关乎音质的耳朵革命正在悄然进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真无线耳机从诞生成长到足以挑战耳机霸主的地位,竟然只花了五年时间。

  消费者们从传统耳机转向真无线耳机,说明消费者普遍对于听歌有了音质以外的更多需求,更舒适、便捷的听歌体验成了更多人的诉求,而以森海塞尔为代表的传统耳机厂商却没跟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在真无线时代,消费者的耳朵到底想要听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华为新推出的 FreeBuds 4 上,找到耳机「新玩家」对于音乐的一些新理解。

  半入耳式降噪,体验如何?

  真无线耳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比有线耳机更加方便,除了在切换连接设备的时候。

  与有线耳机拔下再插上不同,无线耳机需要在另一台设备上打开蓝牙,选中耳机重新连接,有时候连接出现错误,还需要将耳机放回盒子內,长按按钮重新配对,等配对上了,听歌的热情已经凉了一半。

  不过现在,厂商们正在着力解决多设备连接管理问题。华为在 FreeBuds 4 上加入了多设备连接支持,能够同时连接两个播放设备,支持 Windows、Android 以及 iOS、Mac 等设备之间切换。

  灵活切换带来的体验提升是显著的,我常常在办公时遇到用手机听歌时突然要用电脑看视频的情况,每次看完视频后又要重新连接手机,非常麻烦。

  同时连接两个设备的解决方案,可以抹去两个设备来回切换的步骤:在电脑看完视频,再用手机点击播放即可听歌,整个切换过程是无缝的,体验下来比有线耳机还要方便——甚至不需要动手。

  用华为智慧生活 app 连接华为 FreeBuds 4 无线耳机时,可以对多设备做更好的管理,app 会显示你最近曾连接过的 10 台设备,只需要点击相应的设备便可迅速切换。期待华为 FreeBuds 4 无线耳机以后能支持同时连接 3 台甚至更多的设备,为多机党带来更多便利。

  除此之外,华为智慧生活 app 还可以管理耳机的降噪力度、录音音质以及手势控制,在华为 FreeBuds 4 无线耳机的耳机柄上滑动调节音量、双击控制暂停播放等手势控制功能已经并不稀奇,这里想要更着重讨论的是华为 FreeBuds 4 无线耳机的降噪能力。

  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挑选耳机前都会经历一次艰难的抉择:到底是买入耳式还是半入耳式耳机(半开放式耳机),这其中降噪功能是影响天平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半入耳式耳机,意味着需要放弃入耳式降噪带来的「耳根清净」,而选择入耳式耳机,则要面对入耳耳塞带来的异物感,对于一些耳道比较小的朋友而言,半入耳式耳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华为 FreeBuds 系列是为数不多关注半入耳式降噪技术的耳机,因为想要有好的降噪效果,被动降噪(塞住耳朵)与主动降噪(反向声波抵消噪音)缺一不可,半入耳式耳机在结构上注定了它无法很好地抵御噪声入耳,因此为之研究降噪不仅难度大,且收益甚微。

  这也让习惯入耳式降噪的我在试听之前对之并不抱太大的期待,不过在上耳后,我发现华为在降噪上做得功夫其实要比预想中更多。

  首先,无论是在喧嚣的通勤路上,还是在热闹的街道,FreeBuds 4 都不能很好地将噪音拒之耳外了,开启降噪后它主要是将空调外机、鼓风机等的低频噪音给过滤掉,而对于中高频噪音只能稍稍削弱,路人的交谈、商家的叫卖、汽车呼啸而过的路噪依然声声入耳。

  而当我进入了办公室,FreeBuds 4 的降噪能力有了更大的发挥。夏天开启空调后,一直嗡嗡不停空调声成了日常工作中挥之不去的背景音,开启 FreeBuds 4 的降噪后可以很有效地抑制这种中低频噪音,得以让人专心工作。

  并且得益于半入耳式结构,我也不会因为耳朵被堵住而没礼貌地错过同事的搭话,这让它成为了我工作时最愿意带的耳机。

  那么,FreeBuds 4 的「轻」降噪是鸡肋吗?

  在我看来这个答案并不一定,正如前文所言,对于很多耳道很窄只能接受半入耳式耳机的朋友而言,FreeBuds 4 可以提供不错的低频降噪,在无异物负担下能有更清晰的音乐体验。

  而对于能接受入耳式耳机且很看重降噪功能的朋友而言,FreeBuds Pro 等入耳式降噪耳机则会是更好的选择。

  FreeBuds 4 是一个少见的折中方案,它提供了一种更友好的降噪耳机佩戴体验,而这对于部分用户群体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选择。

  消费者需要音质以外的「故事」

  音质是挑选耳机前绕不开的话题,FreeBuds 4 采用的是 LCP 液晶复合振膜,振膜直径达到了 14.3mm,直观体现在其低频表现要更加强劲。

  我平时听的曲风以摇滚为主,以 Queen 的《Another One Bite the Dust》为例,歌曲前奏的低频饱满,推向高潮时人声与器乐的也能有清晰的分离感,比较适合听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

  这不意味着 FreeBuds 4 是个低频轰头的偏科生,根据华为介绍它的频响范围可以达到 40kHz,在听 AC/DC 的《Dirty Deeds Done Dirt Cheap》时,电吉他切入的高频细节也能得到很好的保留,不会有难受的毛刺感。

  在声音的空间感和解析度方面,FreeBuds 4 表现得中规中矩,相信这与其采用的 AAC 传输标准也有一定关系,随着越来越多对手搭上了 LHDC 等高音质编码的快班车,不知道华为未来会不会 OTA 更新跟上这个趋势。

  总体而言,FreeBuds 4 是一副低频表现比较出色的入门级耳机,有点像是「低频加强版」的 AirPods。

  值得一提的是,FreeBuds 4 搭载了高灵敏度麦克风,可以录制 48kHz 采样率的声音,配合「清晰人声」的降噪拾音算法,在户外吵闹的环境下也能进行清晰的通话、录制 Vlog,拾音能还原更多的细节。

  最后再来聊聊耳机的续航,我在使用时一直开着降噪、同时连接两个设备,采用 AAC 标准连接,音量为 40%,功耗基本上已经拉满了,在这种情况下 FreeBuds 4 单次使用能坚持 3.5 小时,配合耳机盒可以续航约 15 个小时,耳机盒从 0% 充到 100% 需要约 40 分钟。

  FreeBuds 4 这次在充电上没有了有线和无线的区别,同时支持 USB-C 接口的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如果你的手机支持无线反充,可以为 FreeBuds 4 应急充电,为音乐争取点时间。

  体验过后,也许我们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真无线耳机为什么能够击败传统有线耳机?

  音质是有线耳机的强项,用「一分钱一分音质」来形容也不为过,一副售价为 999 的有线耳机就理所应当地需要提供千元级的音质表现,不过除了需要细心感知的更好听,有线耳机还能用什么打动人呢?

  将目光放到真无线耳机上,你会发现它能提供更多:一副时尚好看的「挂饰」、一座连接电脑与手机的「桥梁」、一个高品质的随身「录音室」。

  真无线耳机战胜有线耳机,靠的从来不是音质,而是音质以外更多智能化、场景化的体验,在这种新诉求下,如果耳机仍单纯地作为音律的载体,实在很难再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事实上,比起音质,大众消费者更需要愈加无感的听歌体验,这也是推动 Walkman 取代录音机、流媒体音乐击败 CD 的主要驱动力,而真无线耳机取代有线耳机,则是「音乐无感化」革命的又一新篇章。

  FreeBuds 4 等耳机不断地进化体验,正是为了让音乐能有一天像流水一样贯穿我们的生活,拈手即得,每次我推开它的盖子时,我都更加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95032
 

很赞哦!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