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码常识数码常识

4:3和16:9 分辨率介绍(4:3 还是16:9 怎么选)

2025-05-11人已围观

4:3和16:9 分辨率介绍(4:3 还是16:9 怎么选)
  作为一个每天都会看 B 站的重度用户,我很喜欢 iPad 的屏幕比例,虽然看视频时有很宽的黑边,但这个黑边刚好可以容纳网友发的弹幕。

  4:3 还是16:9 怎么选

  当然也有例外,在看一些比较老的剧集时,4:3 的画面比例让 iPad 的这一「优势」荡然无存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从 4:3 到 16:9 再到如今各种不同比例,显示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尺寸?

  ▲ 黑边容纳了遮挡画面的弹幕.

  虽然 4:3 显示面积最大,但用户选择了 16:9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控制电子流流向的芯片。屏幕越做越平,16:9 的 CRT 显示器也被造了出来。

  但相比新推出的、可以实现任意宽高比的 LCD 屏幕,CRT 显示屏的造价太高,便逐渐淡出了民用设备的视线。

  ▲ Sony FW900,采用 16:9 的纯平 CRT 屏幕.

  既然可以实现任意比例,那「屏幕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比例」这一问题就有搬到了台面上。

  其实,为了吸引家家都有电视的影迷进入电影院,像「2.35:1」等比 4:3 更宽比例的屏幕早已成为电影院的卖点和标配,而可以容纳 4:3,又可以包含 2.35:1,又符合人眼视觉的 16:9 屏幕,似乎成为了家用屏幕的最优选。

  而且,16:9 对厂商来说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更便宜。

  与 CRT 不同,LCD 显示屏的成本几乎都在屏幕面板上,根据上面的那张函数图我们可以得知,16:9 的屏幕显示面积要比 4:3 的小 10% 左右。所以还有一个比较阴谋论的说法:厂商推 16:9 比例的屏幕,不是因为观看效果好,只是为了省钱罢了。

  ▲ 减少成本的说法似乎也有道理.

  当然了,在 4:3 视频资源丰富、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情况下,厂商并彻底放弃 4:3 这一屏幕比例,而是同时开发两种不同尺寸的屏幕。

  不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大都是 16:9)普及,让以「文档处理」为首的办公需求不再是电脑最重要的使用方向——虽然实际显示面积更小(让厂商更省钱),但 16:9 依然成为了用户选择的主流。

  ▲ 16:9 比例的显示器.

  当然网络上也有许多类似「人眼最适合看 16:9 屏幕」的言论,在写文章前我也尝试用人眼视角大小去模拟最适合的屏幕比例,期望得到一个最优解。但因个人差异,连人眼视角都是一个范围值,想说明「16:9」和「16:10」哪个比例更适合人眼都不够权威。

  而且,人眼去关注屏幕上一个「兴趣点」时——这个兴趣点可能是一个篮球,也可能是一个少女——往往会对周围其他部分「视而不见」。人眼不是数码镜头,不会对纳入镜头的内容都一视同仁,所以,虽然刘海屏、挖孔屏不完美,但实际使用时的影响并不大。

  我们不否认 16:9 的屏幕比例适合人眼视野,但与其说是人体工程学的考量,不如承认 16:9 比例的屏幕不过是技术、成本、内容创作一同选择的结果——毕竟 16:9 是高清晰度电视的国际标准。

  根据 screenresolution 数据显示,2021 年,1920*1080 分辨率 16:9 的屏幕占比依然超过了 21.3%,几年前,则是 1366*768 分辨率的 16:9 屏幕占比排在第一。

  「可我使用的电脑屏幕并不是 16:9 啊!」——与屏幕比例从 4:3 转移到 16:9 的原因类似,如今越来越多的屏幕比例,同样是用户的选择。

  更多的屏幕比例,更多的细分领域

  如果说 4:3 到 16:9 的屏幕比例转变,主要还是技术限制,那现在 16:10、21:9 等屏幕尺寸的变化,其中的原因就更偏向差异化竞争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尺寸电视的价格下跌,虽然有许多玩家依然坚守在电脑平台,但电脑所承载的游戏与娱乐功能,还是逐渐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屏电视等设备分流出去,而阅读文档、查阅资料等生产力场景,又成为了电脑的主流。

  ▲ 时代再一次改变了电脑的主要使用场景.

  如果你想用电脑阅读文档或处理需要打印的文稿,那与常见 A4 纸比例(1.414:1)相近的 4:3 的屏幕比例就比较合适,但为了兼顾常见视频、游戏显示比例,16:10、3:2 等屏幕比例也应运而生。

  ▲ Surface Pro 的屏幕比例为 3:2.

  「更方」不是用户选择的唯一方向,「更长」的屏幕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如果你想要一边剪辑视频、一边查看配音波形、一边对照视频逐字稿,那一块 21:9 的超宽屏可能更适合你。同时,许多游戏也针对宽屏进行了适配,更宽的屏幕也能为你带来更宽的视野。

  ▲ 相比切换,同屏放下多个软件更高效.

  当技术不再限制屏幕尺寸,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我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 3:2、16:10 比例的屏幕成本依然高于 16:9 比例的屏幕,但在笔记本上,更大的屏幕尺寸也带来了更宽松的零件排布空间,更多的供应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所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主打办公、游戏的笔记本,采用了 16:10、3:2 的屏幕比例,而单独售卖的独立显示器,16:9 依然是主流。

  那么,到底有没有电脑屏幕的最佳比例呢?这个答案,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十一回家,家人在「iPad Pro 和小米平板 5 Pro 哪款设备屏幕更好」这个问题上,把选票投给了小米平板,原因很简单,小米平板 5 Pro 可以让他更加沉浸的看电影,屏幕浪费的很少。至于我最在乎的弹幕,他表示那么多文字跑来跑去,「烦都烦死了」。

  从技术限制到差异化竞争,16:9 的屏幕比例在兼容性和成本上确实「赢麻了」,但针对不同的领域,不论是适合文档编辑的「3:2」,还是适合沉浸观影的「21:9」,不论是如今笔记本常见的「16:10」,还是兼容性突出的「16:9」,今天的我们有着太多的选择。

  主流不代表落后,个性化也不代表未来,如果你不需要那个容纳弹幕的黑色区域,不在乎一个屏幕并排放下几个软件,那 16:9 比例的屏幕,不仅主流,而且确实好用。


  111108
 

很赞哦! ()

随机图文